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18K、14K、白K金 哪個才保值?
珠寶的魅力,不僅來自設計,也來自材質的細膩差異。18K 金與 14K 金在光澤與硬度上各有特色;白K金與玫瑰金則為飾品帶來截然不同的風格。了解這些差異,能幫助你挑到既美觀又保值的理想珠寶。
K 金的數字代表了純金的比例。了解這背後的比例差異,是進行理性選購的第一步。
白K金與玫瑰金雖然同屬 K 金,但因合金成分的不同,呈現出截然不同的色調、硬度與佩戴氛圍。了解兩者的金屬結構、設計風格與保值性,能讓你在選擇珠寶時更具信心,找到一件真正適合自己、能陪伴長久的作品。
白K金以 K 金為基礎,加入鈀或銀等白色金屬,再經鍍銠處理呈現明亮銀白色澤,因此在許多「白K金 和鉑金」的比較中常被視為更輕盈、價格更親切的白色金屬選擇。
適合族群
2. 玫瑰金:柔和溫潤與浪漫氣質
玫瑰金因加入銅而呈現迷人的粉金色,是近年最受歡迎的金屬之一。其色調柔美、親膚性高,佩戴時能讓珠寶與肌膚產生自然融合的光澤。
玫瑰金的金屬特性溫暖粉金色光澤,呈現柔美、浪漫、輕奢的質感。
適合族群
▎18K、14K、白K金,哪個才保值?
在所有 K 金相關的保值比較中,有一個核心原則永遠不變
✔ 保值性取決於 K 數(含金量),不是顏色。
也就是說:
1. 18K 金:保值性最高(含金量高、價值更穩定)
為什麼 18K 金最保值?
如果你在意:保值、長期佩戴、價值穩定 → 18K 金是最佳選擇。
2. 14K 金:保值性較低,但耐用度高
14K 金含金量只有 58.5%,所以本質上:
因此,如果你更在乎實用性與耐用性,而不是保值,14K 是合理選擇。
3. 白K金 vs. 黃K金 vs. 玫瑰金:顏色不影響保值性
很多人以為白K金比較保值、玫瑰金比較不保值,但這其實是常見誤解。
白K金的價值來自「K 數」,不是白色鍍銠。
玫瑰金的價值也來自「K 數」,不是銅合金。
👉 18K 白K金 = 18K 黃K金 = 18K 玫瑰金 → 保值性相同
👉 14K 白K金 = 14K 黃K金 = 14K 玫瑰金 → 保值性相同
顏色只是風格差異,不影響回收價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