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
新會員領取$300購物金 | 最高再折5% 馬上選購👆

全站購物台灣滿$3000免運;中、港、澳滿$12000免運

登入會員全館下單滿 $3600 再折 $300

白K金與鉑金有什麼不同?

鉑金與白K金的特性介紹

在選購永恆的珠寶時,「白金」的名稱混淆是消費者面臨的第一道障礙。它究竟是指 Pt950 鉑金,還是 白 K 金(White Gold)?這兩者不僅價格差異巨大,對皮膚的低敏性和飾品的長久光澤,也有著根本性的影響。

 

▎材質辨識:Pt950鉑金 vs. 白K金的結構

 

釐清這兩種白色貴金屬的結構,是理解其價格、功能差異以及珠寶資產價值的關鍵。雖然兩者外觀相似,但它們在化學成分、稀有度與持久性上,有著細微的差別。

 

1. Pt950 鉑金:天然的純白貴金屬

  • 身份標識 (Pt): 鉑金的化學元素符號是 Pt。它是地球上最稀有的貴金屬之一,產量極少。
  • 定義與純度: Pt950 鉑金飾品意味著其貴金屬純度高達 95%(即 950‰),是國際公認的珠寶級高純度標準。
  • 永不褪色: 鉑金的顏色是天然、純淨的銀白色。它無須依賴任何外部電鍍層來維持光澤,因此能真正做到「永不褪色」。它的光澤會隨著佩戴時間變得柔和,形成一種獨特的歲月光暈,這是它最珍貴的白金優點。
  • 手感與密度: 鉑金的密度遠高於黃金,這讓 Pt950 飾品在同等體積下,手感更為紮實沉穩,佩戴時能傳遞出獨特的高級感與重量感。

 

2. 白 K 金:黃金合金與鍍銠層的秘密

  • 成分本質 (Au): 白 K 金(White Gold)的基礎是黃金(Au)。例如,我們常用的 18K 白 K 金,其重量的 75% 是純黃金;14K 則含 58.5% 的黃金。
  • 合金的必要性: 為了讓黃金的天然黃色「變白」,並同時增加珠寶所需的硬度和設計靈活性,必須將黃金與鈀(Palladium)、鎳(Nickel, OYJ 堅持使用無鎳安全合金)、銀等其他白色金屬進行熔合,形成合金。
  • 白K金變色的根本原因: 即使經過合金處理,白 K 金仍帶有淺淺的黃色基調。為了達到市場要求的亮麗銀白色光澤,所有白 K 金飾品在出廠前,都必須鍍上一層極為珍稀的白色金屬——銠 (Rhodium)。

長期維護的關鍵: 隨著日常的佩戴摩擦與時間累積,這層極薄的銠鍍層會逐漸磨損剝落。當底層帶有黃金的合金顏色露出時,就是消費者發現飾品「變黃」的時刻,這就是導致白K金變色的根本原因。因此,白 K 金需要定期的「補鍍銠」服務來維持其完美光澤,這成為其長期維護的必要成本。

 

▎核心功能:低敏性與長戴舒適度的終極考驗

 

材質的純度高低,直接影響其對皮膚的安全性,這是判斷日常長戴飾品價值的重要標準。

 

1. Pt950 的極致低敏保證

  • 最高純度保障: Pt950 達 95% 的純度,幾乎不含會引發過敏的鎳等合金,使其成為最不易過敏的金屬。
  • 長戴優勢: 這種極致的低敏性,特別適合像耳環這類需要長時間緊密接觸皮膚的單品,是低敏性耳環的最高等級選擇。

 

2. 白 K 金的過敏風險與權衡

  • 合金風險: 說明白 K 金(18K/14K)因含有合金,過敏風險略高於鉑金。
  • 褪色間接風險: 當白K金變色導致鍍層磨損時,底層的合金接觸皮膚,也會增加敏感的機率。因此,白金K金比較中,鉑金在健康舒適度上佔據天然優勢。
 
▎長線決策:退色、資產價值與長期維護

 

除了佩戴舒適度,精明的消費者還會將飾品的持久性與財務回報納入考量。

 

1. 白K金 變色與長期維護成本 

  • 維護需求: 解析白 K 金需定期(約 1-2 年)補鍍銠才能維持銀白色,將此費用納入長期維護的總預算考量。
  • 純銀飾品 推薦作為對照:簡要提及純銀飾品(如 925 銀)雖然價格最低,但會發生硫化變黑現象,需要最頻繁的居家清潔,維護需求最高。

 

2. 資產價值與耐久性

  • 資產價值: Pt950 的稀有度與高純度使其具備更高的資產價值。而白 K 金的價值則取決於其黃金含量(18K > 14K)。
  • 長久優勢: Pt950 永不褪色,從根本上消除了長期維護的顏色成本,確保飾品長久保持設計師賦予它的純淨美感。

 

 

OYJ 推薦白K金首飾

 

 

OYJ 推薦白K金對戒